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注释: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被其他的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被其他的言论所打动。观察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察它的波澜。太阳和月亮都有光辉,哪怕是微小的缝隙也一定能照到。流水这种东西,不把低洼的地方填满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君子立志于追求大道,不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不会通达。”
解释:
这段古文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君子追求大道的过程和境界。
登高望远:孔子登上东山和泰山,视野开阔,看到的范围越大,就越觉得原本的事物显得渺小。这比喻君子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随着境界的提升,会对以前的事物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观海难为水: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其他小河流所吸引。这比喻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见识过真正的智慧,就很难被浅薄的言论所打动。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察水的方法是要看它的波澜,比喻君子在追求大道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无所不至,哪怕是微小的缝隙也能照到。这比喻君子的德行和智慧应当普照四方,无所不至。
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如果不把低洼的地方填满,就不会继续向前流。这比喻君子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君子立志于追求大道,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通达。这强调了君子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比喻和类比,强调了君子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视野、见识、方法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