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干」源出:
一、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大夫干犨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二、以地为氏。战国时有干隧之邑(今江苏省吴县境内),居其地者以“干”为氏。
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姓氏由干氏改为汉姓干氏。

家族名人

干宝
晋代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撰《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吉
三国时代人。相传从一仙翁那儿学得道家经典,能治疗百病,祈神求雨。
干桂
明代顺天人,正德年间中进士,官至督御史,政治严明,所官之处,豪强不敢妄为,威风收敛。

地望分布

河南省郑州及许昌一带

更多名人:1. 春秋宋国大夫干犨 \n2. 晋代志怪小说家干宝 \n3. 三国方士干吉 \n4. 明代御史干桂 \n5. 北魏鲜卑将领干归 \n6. 南朝梁将领干璜 \n7. 唐代画家干邕 \n8. 五代吴越将领干彦琛 \n9. 宋代学者干文传 \n10. 元代诗人干文傅 \n11. 明代医学家干祖望 \n12. 清代武术家干隆 \n13. 清代画家干旌 \n14. 近代革命家干铎 \n15. 民国教育家干荫桐 \n16. 现代语言学家干永昌 \n17. 当代考古学家干福熹 \n18. 南宋抗金将领干冲 \n19. 明代书法家干慎行 \n20. 清代篆刻家干峻